聚光灯下配资行业资讯,六旬芭蕾舞者踮起脚尖旋转跳跃,网格员讲述着药盒上的温情故事,三代同台的家庭共舞,华岩镇的夜晚因普通人的光芒而璀璨。
\n7月的九龙坡区华岩镇,社区广场上依然回荡着十多天前文化艺术节的热烈掌声——6月27日晚,九龙坡区华岩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颁奖晚会落幕,508名居民在这条属于自己的“星光大道”上成为主角。
\n当最后一盏舞台灯光熄灭,65岁的朱明慧和她的芭蕾舞伙伴们仍沉浸在喜悦中。“踮起脚尖的刹那,我忘了自己已经65岁。”这位带领平均年龄60岁的团队斩获一等奖的舞者感慨道。
\n这,是百姓的舞台,主角是百姓;这,是百姓的主场,百姓在C位发光;同样的,这,也只是华岩镇文化惠民画卷中的一抹亮色。从年初的腊八民俗展演到新春送福,从红色剪纸到夏日艺术节,华岩镇正将文化服务编织成居民生活的日常经纬。
\n社区舞台,平凡人的高光时刻
\n6月27日晚的华宇锦绣广场,星光大道首次为社区达人点亮。68岁的张连英身着红色演出服,胸前“大家唱”三等奖奖章熠熠生辉。她演唱的《我和我的祖国》让评委动容——“活了大半辈子,第一次在这么大的舞台领奖,比过年还高兴。”聚光灯下,33个奖项找到各自的主人。民安华福社区网格员张琴团队凭借《药盒上的温暖》摘得故事会一等奖。
\n张琴说,她们将日常工作中“代买药品、标注用药说明”的平凡故事搬上舞台。当那句“您放心,药盒上我都写清楚了”响起,台下老人纷纷拭泪。
\n家庭才艺秀的舞台则见证了胡锐家庭的温情时刻。父亲为鼓励学街舞的儿子,克服肢体不协调苦练舞蹈《爱》,舞台上笨拙却认真的动作赢得热烈掌声。
\n红色传承,跨越半个世纪的信仰接力
\n晚会序幕在庄重氛围中拉开。五位党龄满50年的老党员缓步登台,华岩镇党委书记张光玲为他们佩戴上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。
\n老党员宋显福颤巍巍地抬手敬礼,金色徽章在灯光下闪耀。“这是党对我们的肯定,只要社区需要,我还能发挥余热!”老人朴素的话语道出不变初心,台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。
\n这份精神传承贯穿了华岩镇全年的文化活动。今年5月,“厚植红岩魂”剪纸活动在民安华福社区开展,长者们在红色宣纸上剪出对党的深情。
\n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,华岩新城社区就曾开展“党史学习教育进万家”活动,孩子们用舞蹈《灯火里的中国》、朗诵《爱莲说》传承红色基因。
\n全年绽放,文化惠民的四季画卷
\n华岩镇的文化惠民行动,早已在年初就铺展开画卷了。新春时节,“文化进万家”活动在华宇锦绣广场热闹登场。这边书法家挥毫写春联送福字,那边小朋友专注拼接花灯框架。“做花灯很有意思,过年挂起来很好看!”三年级学生秦阅举着自制的花灯,笑靥如花。
\n联合社区的迎春文艺汇演则创新推出安全知识宣传。三句半《燃气安全》将枯燥知识变得生动有趣,居民李大爷直夸:“比看手册有用多了!”同期开展的“最美联合人”表彰,让孝老爱亲、爱岗敬业的榜样站到聚光灯下。
\n文化润城,从“送文化”到“种文化”
\n华岩镇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从6月13日持续至27日,成为“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活动策划者打破传统模式,设计了网格故事会、家庭才艺秀、团队文艺秀等多元板块。
\n艺术节期间,160名网格员的温情故事被倾听,22支文艺团队崭露头角。书香华岩系列活动同步开展,让广场舞的韵律与书房的墨香交织成社区文化底色。
\n“没想到社区藏着这么多能人!”居民李阿姨在观看艺术节精彩集锦时连连赞叹。当大合唱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的旋律响起,全场观众自发加入合唱,社区凝聚力在此刻达到高潮。
\n这场历时14天的文化盛宴通过图片直播吸引近2万次观看,但更深远的影响在于——当晚会落幕,居民们已在相约:“明年我要报名参加!”
\n华岩镇党委书记张光玲手中的奖章,挂在了老党员宋显福的胸前;民安华福社区的网格员们,把药盒上的叮咛搬上舞台;胡锐笨拙却认真的舞步,赢得观众善意的笑声与掌声。
\n这些瞬间被艺术节的镜头定格,却未随活动结束而消散。社区广场上,朱明慧和她的“银龄芭蕾团”依然每日晨练,足尖的厚茧见证着她们对舞台的期待。
\n华岩镇的文化火种,从腊八民俗展演到新春送福活动,从红岩剪纸到夏日艺术节,已燃成照亮寻常生活的温暖火焰。社区文化如同毛细血管网,虽细微,却是文明的土壤,当广场舞的韵律与书房的墨香交织,当童谣与美声共鸣,当民族舞与芭蕾舞齐放,这便是“中国式现代化”在基层最生动的篇章。
\n上游新闻 王渝凤配资行业资讯
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